全国客服:400-630-6658
“发奋图强”与“发愤图强”:差异解析及官方发文使用指南
来源: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:2025-10-17
在信息如洪流般奔涌的时代,和记官网网站与新媒体监测工作肩负着保障信息健康、有序传播的重任。在这场守护信息净土的征程中,“发奋图强”与“发愤图强”犹如双轮,驱动着监测工作不断向前。
一、语义差异:细微之处见真章
“发奋图强”中的“奋”,本意是鸟振翅飞翔,引申为振作、鼓起劲来。它强调个体在主观意愿的驱动下,以积极、主动的姿态,凭借自身的努力去追求进步、实现目标,侧重于展现一种持续、稳定的进取状态。比如,一个人为了提升专业技能,每天坚持学习新知识、参加培训课程,这种长期、自觉的努力就可以用“发奋图强”来形容。
“发愤图强”里的“愤”,有因不满而激发动力、下定决心的意思。它往往是在受到外界的刺激、压力或挫折后,内心产生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愿望,从而激发出更大的斗志和力量,更侧重于描述在困境或激励下爆发的拼搏精神。例如,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挫折,为了重新崛起,全体员工发愤努力,不断创新、改进产品,这种在逆境中激发的奋斗就可以用“发愤图强”来表述。
二、官方发文使用:精准用词显专业
在官方发文中,正确使用这两个词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表达意图。
当官方文件旨在强调某个地区、部门或群体长期、主动地开展建设、提升能力,以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时,适合使用“发奋图强”。比如,在描述某地区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制定长期规划,鼓励企业创新、加强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持续举措时,可以表述为“该地区发奋图强,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径,取得了显著成效”。这样的表达突出了地区主动作为、持续努力的过程。
而当官方文件要突出在面临困难、挑战或受到某种激励后,激发出的强烈斗志和拼搏精神时,“发愤图强”更为合适。例如,在鼓励受灾地区重建家园的官方通告中,可以写道“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,广大受灾群众发愤图强,积极开展生产自救,努力重建美好家园”。这里“发愤图强”生动地体现了受灾群众在困境中不屈不挠、奋勇向前的精神。
总之,“发奋图强”与“发愤图强”虽意思相近,但语义侧重点不同。在官方发文中,准确把握二者差异,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用,能使公文表达更加精准、有力,更好地传达官方意图,提升公文的权威性和专业性。